博鱼体育包都仁,1990年出生在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后旗潮格温都尔镇。文化是一种传承,包都仁的家庭更是如此。“我家祖上都是手艺人,我阿爸是我们当地有名的匠人,儿时的印象中,他似乎什么都会做,尤其擅长做马具,如马鞍、马嚼子等,而且非常漂亮。由于有这样的特长,亲戚朋友喜欢让他去帮忙,阿爸是热心人,能帮就帮。”包都仁说,“我阿妈在旗皮革厂上班,也是每天和皮子打交道,一来二去,我熟悉了制作皮革的整个流程。”
童年的经历在包都仁的心中种下了艺术的种子,并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发芽。小学时,包都仁最爱上美术课,画画也是班里数一数二的。2008年,包都仁以优异成绩考取了内蒙古大学创业学院油画专业。大二时,一次机缘巧合,包都仁结识了皮画艺人樊泽星。“樊老师同时在创业学院和内师大鸿德学院任教,他的大樊皮革艺术研究院当年已经颇具规模。参观过程中,樊老师的作品颠覆了我对传统皮画的认知,那是一种全新的视觉体验,原色与起鼓处理,赏心悦目的浮雕……”包都仁说,“樊老师见我对皮画感兴趣,就让我试着在牛皮上刻一刻线条,结果,一下午的时间,我竟然没刻出一条合格的线条来。”
小试牛刀失利,包都仁没有气馁,反而萌生了学习皮画制作的想法。他说:“接触皮画的那一刻,记忆飞回了小时候阿爸做马具的场景,一个声音告诉我,‘一定不能丢了传统,好的东西要拾起来’。”于是,包都仁拜樊泽星为师,开始系统学习皮画制作技艺。3年时间,包都仁往返于学校和大樊皮革艺术研究院之间,点点滴滴实现着自己的皮画梦想,最终学有所成。大学毕业后,包都仁回乡创业,从事的还是皮画制作。其间,包都仁专门赴北京、上海、大连学习了包具制作。2018年,包都仁受大学同学相邀来到乌海创业。
初来乌海,包都仁不改初衷,一门心思搞皮画创作。两年的光景,《五畜图》《桌子山岩画》等作品先后出炉。“线条流畅,动感十足,独有的冷色调处理,彰显艺术感。”这是包都仁的老师樊泽星对《五畜图》的评价。那么,一幅精美的皮画是如何“诞生”的呢?“首先设计底稿,然后剪裁植鞣牛皮,之后使用复写纸将底稿内容拓印在打湿的牛皮上,再往后分别是雕刻、走线、起鼓、填充、上底板、防染、装框等环节。”包都仁介绍说。
成功的作品往往伴随着许多付出。工作的过程中,包都仁废寝忘食,几天几夜连轴转是常有的事儿,还经常被刀具划伤或割伤。“你看看我的手,新伤加旧伤,每天都有伤,最严重的一次,裁刀几乎把手指割断。还有,干我们这行的,手指关节肿大、关节炎是职业病。”包都仁说。
包都仁经常到呼市学习培训,每次去,他总会到一些手工皮具店逛一逛。这一逛,逛出了收获——有人告诉他,马术鞍卖得好。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包都仁决定做马术鞍。他说:“我们蒙古族是‘马背上的民族’,对马和马鞍情有独钟。同时,我还会做传统马鞍,所以,我想挑战一下,做一个与众不同的马术鞍。”说干就干,包都仁买来材料,忙活起来。一个多月后,包都仁的第一副马术鞍——《雕花的马鞍》面世。这副马鞍为实物的缩小版,唐草与写实浮雕结合的技法显示出包都仁的匠心独具,在不久前举办的2019自治区旅游商品大赛上摘得银奖。“线条里饱含汗水,一处线条刻错了就要换皮子,一副鞍子下来换了好多张皮子,返了10多次工。”包都仁说。
如今,包都仁的包具业务拓展为箱包、配饰、装饰3大类。在业务领域“开疆拓土”的同时,头脑精明的包都仁力争在产品销售上打开局面,他在微信朋友圈里“吆喝”,还开了快手、抖音直播。有一次博鱼体育,通过直播平台,他一下子卖出去19个皮夹。对于将来的打算,包都仁说,一是继续开发具有蒙元文化特色以及乌海地域文化特色的旅游商品,二是研发电影、舞台剧所用的皮质服饰,三是带动更多人的加入“皮具阵营”,传授、传播蒙古族传统文化,带动更多人就业。(董巍巍)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内蒙古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Copyright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新闻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