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鱼体育不管在国内国外,总会有一条街,一幅复古模样,道路两旁全是旅游纪念品的小店,而这样的网红古街你多多少少都会去过一两个。比如,夫子庙、山塘街、丽江古城、南锣鼓巷、宽窄巷子等等等等......
它们遍布在全国各大城市,甚至欧洲各国也有,但有意思的是,店里的旅游纪念品几乎都是一样的。同样一块手绢,在湖南叫“湘绣”,到了苏州就是“苏绣”,到了四川又成了“蜀绣”。
而之所以会这样,就是因为他们的进货途径都是来自于同一个地方——义乌小商品市场。
义乌的小商品闻名海内外,从针头儿线脑儿、鞋带儿、纽扣儿、拉锁儿、牙签儿到精致的礼品、精美的饰物;从鞋袜、围巾、帽子、服装到毛纺织品;从各种玩具、打火机到电视机、红木家具、各种五金工具、和电子产品。可以这么说,凡是你生活中要用到的,就没有义乌这里没有的。
用小商品来定义义乌的商品范围已经不全面了,应该说,在义乌能够以低价位买到所有生活、生产用的商品。由于义乌的价格便宜,所以人们宁可用“小商品”作为义乌经营所有商品的总称。
前一段时间“摆地摊”成了热门话题,而一提这个就自然而然想到了义乌。到底,义乌人民做了什么,让其有了今天这样的地位?
义乌小商品市场的历史渊源得追溯到其最出名的“鸡毛换糖”。 几百年来,“鸡毛换糖”曾经是许多义乌农民重要的谋生手段。正是这份原本用以谋生而走乡串户、沿街叫卖的“鸡毛换糖”,使义乌人用手中的拨浪鼓摇出了全球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
“百样生意挑两肩,一副糖担十八变;翻山过岭到处走,混过日子好过年”。这是旧时义乌“鸡毛换糖”商人独特而艰辛生活的真实写照。
义乌人稠地薄,种田吃不饱饭,远走他乡做些小买卖也是谋生的一条出路。做生意又缺乏资本,手头总要有点可以交换的东西才行。义乌特产之一的蔗糖,是用“青皮糖梗”制成的,因此称为“义乌青”。
义乌人“鸡毛换糖”,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组织性,此所谓“帮” 。民间传说,明朝抗倭名将戚继光,招用义乌兵万人,平倭以后,义乌兵被遣返原籍安置。但是,这些义乌兵不习农事,又善于游走各方,遂利用本地的土产“义乌青”,制成糖块,奔走他乡,以卖糖为生。出门在外,必需五个、十个地结群,相议行事,彼此照应, 久而久之,形成了最初的“敲糖帮”。 尽管这只是民间传说,但从侧面说明,义乌之所以能形成这一特色经济,与义乌农民的善于游走四方以及内部团结,且有能人善于组织和指挥这些特点是分不开的。
由地区分布来看,义乌的“敲糖帮”主要有两派,即主要由东乡人组成的、以廿三里为起点的“东帮”和由北乡人组成的以苏溪为起点的“北帮”。每一个“帮”中,有不同级别的人物。从“敲糖帮”的组织结构来看,“老路头”是“敲糖帮”中地位最高的,管辖数位“拢担”,“拢担”之下是几个“年伯”,“年伯”再下辖几个“担头”。“坐坊”则专门为“担头”提供“服务”,其中有为“担头”制作糖、篾篓、糖搭的“糖坊”,顺便吃进糖担的货物或为之代销。“站头”一般由“糖坊”控制,是在某些交通便利的地区专门接待糖担的小客栈。“行家”是给敲糖帮批发百货的机构,为糖担采办百货。“老土地”是义乌当地专门收购糖担回头货的。“坐坊”一般要有足够的流动资本,才能经营批发生意,他们比“担头”更有实力,而“担头”则往往受制于“坐坊”。
“鸡毛换糖”的传统始于乾隆年间,此后形成规模,世代相传,直至抗日战争结束时,义乌“敲糖帮”的势力都很大。
“鸡毛换糖”是一种通俗的说法,并非一直都是糖,不同时期交换的内容也不一样,但其形式基本一直未变。 通俗地说就是农民用特定的挑具挑着特制的糖或其他小商品走村串户,上门销售小商品并收购废旧品、鸡毛,骨头等杂物;义乌农民只是在农闲季节出门,“鸡毛换糖”并不是当地农民的主业。尤其是在逢年过节的时候,人们总要购买一些家庭必需的小商品,而且过年过节都要杀鸡宰鹅,是一年中鸡毛和骨头最多的时候,也最便于收集。义乌人将换回的货物精心挑选,分门别类。好的鸡毛用来加工,或转卖给别人,差的鸡毛当作肥料,可以增产粮食。
说白了,“鸡毛换糖”就是一种直白的物物交换,但很符合当时农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方式。因此,做这门生意的人逐渐增加,老百姓也越来越欢迎“敲糖担”,而且许多地方出现了为“糖担”备货的货栈。
新中国成立后,敲糖生意遭到了致命的打击,“敲糖帮”退出了历史舞台。在建国初期的各种运动中,由各路、各级“糖担”组成的帮会组织首当其冲,最终被解散了;人民政府对“敲糖帮”组织中带有剥削性质的经营采取限制发展的政策,原来最具实力的“老土地”,被划定为工商兼业地主,成为重点打击的对象;随着对个体工商业的改造的逐步展开,原有大量带有“糖坊”性质的商店,也被逐渐编入国有和集体商业流通渠道。
解放初,外出“鸡毛换糖”的季节性商贩人数占全县人口的5%以上。1953年开始,政府分别动员无证商贩转业、停商就农或参加生产。1956年12月,义乌仅有小商贩1317户,其中包括未登记的流动商贩约500人,这一数字比较接近当时从事“鸡毛换糖”的季节性农民商贩的数量。后来,农村集贸市场都被当作“带有资本主义性质的自由市场”,农民在农闲经商要被“割资本主义尾巴”,“货郎担”和农村集市贸易被严格控制, 打击投机倒把办公室在各个交通要道设置检查点,甚至在定期集市贸易上交易,也随时有可能被“打办”人员抓获。 改革开放后,义乌小商品市场的雏形逐渐展现。
最早的小商品市场是什么样子,已根本无从考证大多数人认为,义乌小商品市场实际上在1974已成雏形。1974年春节前后,县城稠城镇县前街湖清门兴起了小商品市场。在特殊年代,在上级明令禁止、取缔,而半合法的“敲糖换鸡毛”又需要市场存在的矛盾冲突之中,两个提篮叫卖、批零兼营的季节性市场悄然孕育。
最早的小商品市场的发源地其实存在争议,有的说在稠城,也有说在廿三里。 廿三里是“鸡毛换糖”的发源地,而最早的公办小商品市场是“稠城镇小百货市场”,而且,后来大部分在廿三里经商的摊主也纷纷搬迁到稠城镇小百货市场。 作为一个地下无形市场,不可能有准确的记载。
小商品市场的萌芽确与“鸡毛换糖”有关,从这个意义上说,廿三里市场才是小商品市场的发源地。不过,除了小商品的批发生意外,还有一部分零售生意,县城人口集中,定期有大量赶集市的人,稠城的集市也是一个可以提供零售和批发小百货的优质“市场”。 说到底,廿三里镇的集市和稠城镇的集市都是最早的小商品市场。
1982年9月,义乌县政府正式开放稠城镇小百货市场,当时投资9000元,为铺设水泥板的露天市场,摊位700个。当年小商品市场成交额为392万元。1983年,湖清门市场摊位数增加1050个,成交额1444万元。1984年,这个市场的成交额达2321万元,商品主要销往义乌周边县市。党的十二大胜利召开后,在党中央的支持下,湖清门市场得到存在和发展。十二大期间,在县工商局的直接领导和有关部门的配合下,对湖清门小百货市场进行全面整顿,使之“秩序井然,面貌一新”。
义乌太祖殿畈的第二代市场开张后,近2000个摊位迅速摆开,每天前来交易的超过万人,其中六成以上为外地人,申请进场者络绎不绝。随着义乌第二代小商品市场的兴起,经商农民纷纷迁至义乌。
1984年,义乌县委县政府提出“兴商建县”的方针,放宽企业审批政策,简化登记手续,义乌全县掀起经商办厂热潮。至年底,个体户突破1万户,达14259户,小商品市场成交额2321万元。据统计,1986年,义乌市场的成交额突破1亿元,辐射范围从周边县市延伸到省内外。 “凹地效应”的形成,使市场的发展完全超出了人们的预计。刚开业不久的第代市场马上又显得太小了,市场的再度扩建,已呼之欲出。
小商品城第三代市场于1985年11月动工兴建,场址选在城中路(当时叫环城路)以东、前大路与标准件厂之间地块,总投资440万元,1986年竣工开业,设有固定摊位4096个,占地44000平方米,市场内建有综合商业服务及工商、税务博鱼体育、邮电、金融等管理服务大楼。其后经过多次扩建,至1990年年底时,中国小商品城第三代建设已形成占地面积57万平方米,设有固定摊位8503个,临时摊位1500多个的全国最大的小商品专业批发市场。1991年,小商品市场成交额达10.2元,首次突破10亿元大关。这时,小商品市场的地位和作用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很多义乌人自觉不自觉地参与到市场当中。
第四代中国小商品城市场于1991年动工兴建,1992年投入使用,共有摊位7100个。3月,在国家工商局首次公布的全国十大市场名单中,义乌小商品市场名列榜首。8月,义乌小商品市场更名为“浙江省义乌市中国小商品城”。1993年,义乌市中国小商品城走上了股份制的发展之路,创立了中国小商品城股份有限公司(商城集团前身)。1994年6月4日,中国小商品城第四代市场二期工程通过交工验收,至此,小商品城建筑面积扩大到228万平方米,摊位数增至23000个。1995年,中国小商品城成交额达到152亿元。
进入21世纪,义乌小商品市场走上了国际化的发展道路,为顺应国际化发展需求,规划建设了第五代的专业市场——中国义乌国际商贸城。国际商贸城的建设秉承“科学的规划、一流的设计、现代化的建筑”理念,致力引领传统集散型市场向现代化国际市场飞跃。一期工程占地1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4万平方米,工程投资7亿元,分为主体市场、生产直销中心、商品采购中心、仓储中心、餐饮中心五大经营区,共有商位7000余个,从业人员50000多人,汇集了国内外250余家生产企业、220余家商品采购和8600余户经营户,是我国最大的饰品、工艺、玩具、花类集散中心。
在义乌市场内, 有一个流行的说法是,一个人逛市场,在每个摊位停留1分钟,按每天8小时工作时间来算,逛遍全部的将近7万个摊位,需要耗时145天左右,也 就是差不多半年的时间。
义乌小商品市场自1982年创办以来,目前有“中国小商品城”篁园市场、“中国小商品城”宾王市场、“中国小商品城”国际商贸城三大主要市场群,拥有营业面积76万多平方米,4万多个营业单位,2000余间门店。市场内设立16个交易区,经营28大类10万余种商品,经营者10万多人,每天进场交易的全国各地客商达16万多人次,日均货物吞吐量近1万吨,日均现金流量1亿多元,商品辐射全国各地及周边140多个国家和地区。
2005年,义乌市场被联合国、世界银行、摩根士丹利银行评为“全球最大的日用商品批发市场”,义乌成为一座名副其实的“世界超市”,被誉为“华夏第一城”。
参考资料:《义乌商贸城改革开放与发展实践》曹荣庆,冯潮前;《市场义乌 从鸡毛换糖到国际商贸》 陆立军;《义乌小商品市场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义乌的实践》张文学、朱恒兴;《义乌县志》浙江人民出版社;《小商品市场大事记》义乌市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