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鱼体育电动缝纫机、旧厂房、老照片……4月15日,“沿着高速看中国(广东)”主题采访活动第二天,首站到达的是东莞太平手袋厂陈列馆,这是东莞市纪念全国第一家“三来一补”企业太平手袋厂的专题陈列馆。东莞太平手袋厂创建于1978年7月,带动了整个东莞乃至全国的工业发展,是东莞作为改革开放先行地的重要标志。
1978年7月,太平手袋厂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三来一补”企业。谁曾想,小小的手袋厂竟然拉开了东莞此后波峰竟逐的制造大潮,经不断转型升级,东莞迅速从一个传统农业县一跃成为国际制造业名城,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一个精彩而生动的缩影”。
一跨进博物馆大门,脚下的“时间轴”:1978年7月——国务院颁布了《开展对外加工装配业务试行办法》;1978年7月 太平手袋厂——中国第一家“三来一补”企业创建;1978年12月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大家的记忆被一下拉到了改革开放的时代。馆内,太平手袋厂全景再现当年太平手袋厂的激情岁月,主体建筑以“电动缝纫机+旧厂房”为外观造型,凸显太平手袋厂的时代特色。
按照“序厅—手袋厂的创建—手袋厂的运营机制—手袋厂的管理理念—尾厅”的顺序,陈列馆采用场景化、情景化和信息化手段,将当时太平手袋厂的生产设备21台、手袋78个、档案资料65份、老照片100多张及各类生产工具配件等500多件老物品组合陈列,全景纪实再现太平手袋厂的加工生产、日常管理等细节,展现了太平手袋厂的历史价值和时代意义。
陈列馆雕塑广场6000平方米,矗立着“光辉岁月”“考验”和“圆梦”三个主题雕塑,以雕塑艺术的形式,生动体现了太平手袋厂敢喝“头啖汤”,敢闯敢试的精神,激发东莞人奋勇前行的昂扬斗志,成为东莞新的精神坐标和靓丽名片。
东莞市太平手袋厂,是我省投产最早的一家对外加工企业。如果把党的对外开放政策喻为催开百花的东风,那么,这个当年乡间小厂,就是东风第一枝博鱼体育。
20世纪70年代末,此时的中国正悄悄启动着开放的大门。经广东省外贸局、省轻工业品进出口公司引荐,港商张子弥来到东莞县二轻工业局,东莞县二轻工业局根据当时的情况,介绍并引领他们来到太平镇,张子弥与太平服装厂合作,开展来料加工业务。
“这就是当年在手袋厂工作的我,那时候很靓丽,现在成了老太婆咯。”手袋厂第一批员工、出生于1949年的苏秀仪指着博物馆内的陈列照片,一边回忆在太平服装厂的工作时期。她介绍博鱼体育,当年多劳多得的计酬方式,极大的提高了工人积极性。
苏秀仪说,一般工人工资很低,一个月18元、28元、38元不等,但是太平手袋厂实行“按件计酬”,调动了全厂工人的积极性,大家通宵达旦地赶生产。“要是有能力进来这个厂,那个笑的开心啊,大家都想挤进来。”据悉,1978年,哪怕是工程师一类的,也只有不到100元的月收入。但是太平手袋厂工人头一个月就已经尝到了甜头,连学徒都能拿到80到110元的月工资。一发工资,整个城镇都轰动了。
苏秀仪印象深刻,那个时候的工资大大提升了生活水平,家里添了“三大件”电风箱、有洗衣机还有电视机,非常高兴。
太平手袋厂在1996年12月清算结业,它点燃的星星之火,迅速燎原到整个莞邑大地,开启了东莞独具特色的外向型经济之路。在结业之际,苏秀仪特地买下了厂内的一台缝纫机,“当时想着放在家里缝补衣服,也是不错。”后来,没想到,苏秀仪自己家中珍藏的“宝贝”成了博物馆的陈列品。
太平手袋厂陈列馆是东莞市纪念中国第一家“三来一补”企业太平手袋厂的专题陈列馆,于2019年12月18日落成启用。太平手袋厂创建于1978年7月,率先尝试对外加工贸易,推开了东莞外向型经济的大门,带动了整个东莞乃至全国的“三来一补”工业的发展,是东莞作为改革开放先行地的重要标志,在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