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体育时间是一种奇怪的东西,有时它会在不知不觉间将痕迹抹去,有时却又会让一些记忆历久弥新,回味绵长。
最近,央视《国宝档案》来到虎门,再次揭开深藏于许多虎门人脑海中的记忆——全国第一家“三来一补”企业“太平手袋厂”。
今年67岁的苏秀仪阿姨已经到了颐养天年的年纪,和许多同龄人不一样,在她的许多时间是在和一台电动缝纫机打交道,帮儿孙们做做衣服,车车窗帘被套,既能让生活充实一些,更是一份情感的寄托。
因为,秀仪阿姨的这台缝纫机已经伴随她度过了将近40年的岁月。这是一台胜家牌缝纫机,时间的流逝已经让它的身上略显斑驳。
40年前,它被安装到了虎门一家工厂的工作台上,而秀仪阿姨成了它的使用者。这家工厂,就是太平手袋厂。上世纪90年代中期,太平手袋厂结业,秀仪阿姨不舍这台和自己相伴多年的伙伴完美体育,于是把它买了下来,一直使用到今天。
太平手袋厂,对于许多上了年纪的虎门人来说,是一段难以忘怀的激情岁月,而对于中国的改革开放来说,不啻于一道高亢嘹亮的序曲。
1978年7月,国务院颁发了《开展对外加工装配业务试行办法》, 广东省委率先作出发展来料加工的决定,东莞、南海、顺德、番禺、中山作为先行试点县。
7月30日下午,广东省轻工局的领导陪同港商张子弥来到当时的太平制衣厂,洽谈合作。
7月31日,双方就签订了合同,约定在来料加工、补偿贸易上进行合作。张子弥先后一共投资300万港币,所有设备、原材料由张子弥提供,太平服装厂提供劳动力和厂房。
9月15日,工厂终于迎来了投产,并获得了国家工商总局颁发的第一个牌照。中国内地第一家来料加工企业就这样开张了,企业取名为“太平手袋厂”。而这时,离确定改革开放政策的中央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还有3个多月。所以,后来有人说,是虎门一个手袋上的小小拉链,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宏伟序幕。
这些手袋图片是太平手袋厂老员工唐志平保留下来的,这些手袋都是当年太平手袋厂的产品,曾经风靡大江南北,海内海外,有的款式现在看起来也不算过时。
每每看到这些图片,老员工们就会想起那段让他们热血沸腾的时代。上世纪70年代末,工程师都是一个月五六十元工资,最低的是学徒,十八元一个月。太平手袋厂采取香港的管理模式,最根本的改革就是工作量按件计算,实施计件薪酬之后,普通工人月工资可以拿到一百多元,这在当时是非常轰动的一件事。
“三来一补”模式的诞生,改变了东莞的经济结构,也揭开了引用和利用外来资金的序幕,商人、资金、设备、技术从香港、台湾等地纷纷流入,东莞一度成为“东莞塞车,全球缺货”的“世界工厂”。这一模式,也在很长一段时间成为全国各地发展的重要模式。
在全国第一家“三来一补”企业太平手袋厂开业后不就,全国第一家农村“三来一补”企业龙眼发具厂也落户虎门龙眼村。因此,虎门的名片上,在继中国近代史开篇地之后,又被烙上了改革开放先行地的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