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体育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一批批外出打工的蓝山人,逐渐在广东狮岭镇打下了一片天地。他们从皮具厂学徒做起,慢慢地有了自己的皮具加工厂、自己的皮具品牌。“中国皮具之都”——广州市花都区狮岭镇的产业链条上,4万余蓝山籍从业人员成为不容忽视的存在。
乡情割舍不断,事业有成的蓝山老乡们在外多年,仍是心向家乡。在蓝山县“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的号召下,2015年10月,蓝山籍狮岭创业人员与蓝山县政府正式签订协议,总投资10亿元的湘江源皮具产业园项目正式落户蓝山县塔峰镇。湘江源皮具产业园将复制“狮岭模式”,立足蓝山,通过电商平台把皮具产品销往全世界,打造“中国·蓝山国际皮革皮具城”。
随着一栋栋标准厂房拔地而起,目前,已有60家皮具企业从沿海抱团回乡发展。今年6月29日,省委书记杜家毫来到蓝山县湘江源皮革皮具产业园,考察当地承接产业转移情况时指出:“老乡们回到故乡创业就业,既能促进家乡发展,又能与家人共享天伦,一举多得。特别是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我们通过电子商务同样可以把产品销往全世界。希望在你们这一代结束打工者四处漂泊的历史,回到家乡安居乐业。”
他们从家乡蓝山县出发,搭上一辆辆南下贩运生猪的货车,有的是在猪笼里“猫”上12个小时,到达广州市花都区狮岭镇。
湘江源皮具产业园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健龙回忆,1994年,刚刚20岁出头的他就是这样,带着谋生的念头和出人头地的梦想,瞒着家人来到狮岭。
出门在外,举步维艰。黄建龙从皮具厂缝纫学徒做起,因工厂停工而失业,不得不帮附近农户插田、摘柑橘,靠打零工维持生计。最困难时,他在猪圈上方盖几块木板,凑合着过夜。
半年后,黄建龙进入洪星皮具厂,承包皮具包装。初次创业,黄建龙有使不完的劲,经常加班赶货到凌晨,“一天包装300多个,一个月出货近万个,3年赚了12万元。”
带着创业的第一桶金,1999年,黄建龙创办兴隆皮具厂,注册了“兴隆”“蒙倍龙”等商标,自创品牌,直接对接皮具批发市场。
为了保证产品质量,黄建龙选用上乘皮料,一针一线缝合都严格把关。由于质量过硬,“兴隆”皮具很快打开市场,订单成倍增长。经过三次扩厂,工厂由20人发展到100多人,年产值增加到2000多万元,黄建龙成了当地的创业明星。
在黄建龙创业的这些年,从蓝山县到广州市花都区狮岭镇经商、创业和打工的人越来越多,创办皮具加工和销售企业达1000余家,狮岭崛起了“蓝山村”。
2012年,在蓝山县委、县政府积极推动下,蓝山驻广州花都区流动党支部成立,并接到了组织老乡返乡创办湘江源皮具产业园的重要任务。
作为流动党支部书记,黄建龙第一个报名回乡创业。“把‘皮具城搬回家,让蓝山人在家门口上班。” 2014年,县领导的一句话,说出了黄建龙这些在外创业蓝山人的共同理想。
党支部的骨干党员们统一达成回乡置业的共识后,积极行动起来,一对一发动蓝山在广东务工经商的能人回乡发展皮具产业。割舍不断的乡情,让60名在广东打拼的蓝山籍人员先后决定回乡创业。
2015年7月,蓝山驻广州花都区流动党支部升格为党总支,筹备皮具产业园的进度加快。2017年8月,湘江源皮具产业园项目正式动工,项目一期6栋总面积约5万平方米的标准厂房拔地而起完美体育,二期电商大楼也在筹备开工。
截至今年8月底,60家皮具企业门店装修基本完成,正在逐步完善配套设施。产业园建成投产后,预计将年创产值10亿元,解决5000多人就业。
湘江源皮具产业园以箱包皮具为主导产业,以皮革、皮具、布料、五金、塑料为辅助产业,打造集技术研发、产品制造、电商及外贸出口于一体的现代化皮具流程化生产基地。
蓝山县发改委主任廖培旺介绍,“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必须要有产业支撑,蓝山籍狮岭创业人员回乡打造“中国·蓝山国际皮革皮具城”,具备得天独厚的条件,已经形成了完整的皮具产业链,拥有丰富的产业资源。产业园竣工后将有200余家企业、5000余名从业人员返乡入驻,打造成为销售额超百亿的产业航母。
“创新开放桥头堡、产业承接首选地、粤港澳的后花园、生态文明示范区、安居乐业幸福城。”近年来,蓝山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人多次走进粤港澳大湾区真情招商、现场办公,向蓝山籍企业家抛出橄榄枝。蓝山县以承接产业转移为抓手,用专业的素养、热情的服务、良好的环境,加快培育皮具、玩具等产业生态,努力让广大企业真正扎下根来,放心放胆发展,形成县域特色产业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