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体育南海之滨,浪涛拍打在礁石上。晏镜岭朝着大海探出了头,尾巴向东北甩去。那一片,正是有着“皮鞋村”之称的南海街道晏镜社区。
晏镜社区通往大海的马路旁,一栋不起眼的居民楼内摆满了制鞋设备和半成品,七八个工人正在忙碌。年过半百的林成友拿起一双半成品鞋,翻过鞋底娴熟地锤打起来。
“一天下来,我和另一名工友得做近300双这样的半成品完美体育。”林成友说。这位曾经自办鞋厂26年的老匠人,6年前关停自家鞋厂到别人的厂打工,又先后因东家关停辗转4个鞋厂。
林成友的经历是晏镜皮鞋业跌宕起伏的缩影。上世纪90年代中期,晏镜皮鞋业空前繁荣,汇聚有300多家鞋厂,从业人员超过3万,年产量近千万双,产值近5亿元,产品远销海外。时过境迁,如今晏镜社区登记在册的皮鞋制造企业仅剩30家,从业人员不到2000人。
面对新冠疫情给全球贸易带来的冲击,外贸订单占大头的晏镜皮鞋村更是雪上加霜完美体育。“近期,市里对晏镜皮鞋村何去何从的问题相当关注和支持,已派出多个部门前来调研。”电白区鞋业商会会长严全道告诉记者:“我们很认同也很渴望结合南海旅游岛的开发,为晏镜皮鞋业引入文旅消费新业态新模式。”
家在附近的刘媚是西格达鞋业有限公司的开料工人。9月10日这天,她接到两个工单,为两个款式的鞋开总计165双的料。“今天这个量估计要加班了,晚上八九点才能做完。”刘媚说。
占地2000平方米的西格达鞋厂,拥有晏镜社区目前最大的厂房。从一个家庭作坊到现代化大型工厂,西格达的变迁和坚守折射着晏镜皮鞋业从小到大的历程。
据悉,改革开放初期,晏镜渔民洗脚上岸,把学来的制鞋技术应用起来,十户八户合股开办一家皮鞋厂,每户派一个人参加生产制作,制鞋技术由此传播扩散,家庭作坊开始兴起。
上世纪80年中期,晏镜人抓住了一次商机。“旧式的尖头皮鞋穿起来不舒适,市场难打开。聪明能干的晏镜制鞋人很快抓住市场的动向,转为生产穿着舒适的大头皮鞋。”严全道说,彼时大头皮鞋风行全国,产品供不应求,晏镜鞋业开始高速发展。
到了上世纪90年代,部分鞋厂捕捉到市场需求转而生产物美价廉的革鞋。销量迅速高升,鞋厂的产量由原来每年的几千双猛增至10多万双,鞋厂数量也由原来的100多家发展至上世纪90年代中期300多家。
“也是那时,一些外贸公司闻讯而至,到晏镜鞋厂下订单,一些鞋厂转而专做外销。电白皮鞋由此走出国门,销往世界各地。”严全道说:“不论是质量还是款式工艺,电白皮鞋都得到世界各地客商的认可和喜爱。到今天,梦特娇、金利来、宾度、百丽、哈森、花花公子、红蜻蜓、骆驼、登喜路等品牌仍在晏镜皮鞋村贴牌生产。”
皮鞋村的兴旺促进了产业链的分工协作。1990年,30岁的严全道看准了皮料经商的市场。“小规模的鞋厂单枪匹马采购材料并不容易,而集中大家的需求统一到外地采购,还能让各地的资源主动找上门来。”严全道说,“现如今,全国的皮鞋材料我们都能找到。”
晏镜村还自发形成运输车队,高峰时有三四家车队竞相提供服务。1995年时任晏镜村委会副主任崔正旭说,“鼎盛时,晏镜村除了8000多本地居民,还来了万余外地人到此就业制鞋。”
1992年林秋哈创办电白区宏迈皮鞋厂,4年后他开始接触外贸订单。彼时,一名境外客商从大陆物色皮鞋货源到非洲卖,通过深圳的贸易档口发现了林秋哈的鞋厂。
“打好版,确认订单就开始生产。村里4个厂同时开工,一个月左右交货。”林秋哈回忆说,“那时接一份外贸订单,得10多万双鞋起步。”
然而到了21世纪初,那位客商通过广交会发现温州的鞋价格更有优势,遂与温州的大厂签订了合作协议。
“温州的鞋业成行成市,我们一些鞋厂还要到温州采购原材料,价格上难以竞争。”林秋哈反思说。
反思后,林秋哈决定把档口从深圳退回广州,接触更大范围的海外客商做外贸批发生意。而晏镜皮鞋匠人在坚守手工制鞋工艺的同时,在款式工艺上更偏向了世界客商的需求,与温州皮鞋现代化工厂机械制鞋走着不同的道路。
“疫情前,一家厂一年可做10多万双鞋出口外销,年均产值1500万元。”林秋哈说。
严旺槐是皮鞋村中最早接触电商的人。这位电白区与蜓飞翔兴城皮鞋厂负责人早在2000年创办鞋厂,2007年开始在QQ上抓住一切展示机会带货,2008年开办淘宝店。
“那时开淘宝,会拍照,有货卖就行,不像现在平台制度越来越多。”让严旺槐引以为傲的是,2018年“双十一”他的淘宝店卖出14万双鞋。
然而,一场行业性的波动在所难免。行业报告显示,2012-2016年,我国制鞋行业销售收入呈现波动增加趋势,而2017-2018年,需求呈现出波动下降的趋势。2018年中国制鞋行业销售收入大跌至6116.33亿元,同比下降了17.82%。
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曾公开表示,近年来,达芙妮巨亏、百丽退市,不少老牌鞋企陷入危机,根源是它们长期缺乏创造力,没有把握好时代潮流,导致品牌逐渐老化,一方面缺乏新鲜血液,年轻人不喜欢;另一方面性价比不高,中老年人也不买账。
市场波动与疫情影响,让晏镜皮鞋村遭遇双重打击,鞋厂骤降至30家。“高峰时期,一天有10多辆车往外运皮鞋。现在一辆车装三四天才能走。”崔正旭感慨地说。
“说实体难做,电商也难,平台越来越多。现在越来越多人加入抖音直播大军,我也常常开抖音直播带货。”严旺槐告诉记者,他正在积极拥抱年轻人更青睐的平台。
早在2013年,众多鞋企意识到抱团发展的重要性,电白区鞋业商会应时而生。
“商会在晏镜社区成立了垃圾清理队,晏镜社区长期以来工业垃圾乱堆乱放的局面得到了彻底的解决。”严全道在谈及商会作用时说:“成立商会不仅使鞋业界团结起来、互相沟通交流,共享市场信息,而且成为鞋业界与政府各部门联系的桥梁。”
记者注意到,在8月召开的茂名市委十一届十三次全会上,茂名市委副书记、市长庄悦群在分析经济工作时特别提到要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我市过去一些传统产业起步早、基础好,如水东湾皮鞋制造、信宜竹编、高州手套等都曾是优势传统产业。但因为对机遇把握不足、引导不够,在发展中逐步萎缩。各地要用心用情强化扶持,帮助导入更多新业态新模式,引导传统产业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推动传统产业焕发出时代光彩。”庄悦群说。
严全道告诉记者,数月来,包括茂名市、电白区、水东湾新城的工信、人社、财政等部门先后前来调研,大家在探讨研究中一些思路逐渐清晰。
据悉,7月1日,茂名市制鞋工匠培训基地完美体育、制鞋工匠工作室分别在晏镜社区和部分鞋厂揭牌。7月中旬,电白区人社局出台了关于促进电白区皮具、皮鞋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方案。方案除了梳理一系列就业创业对符合条件的皮鞋企业确保应享尽享之外,还提出注重鞋业工匠培育和产业工人培训,定期开展皮具、鞋靴、皮革等创业人才培训、职业技能培训活动。此外,茂名市制造强市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也在着手制定推动南海街道晏镜皮鞋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
晏镜社区所在的位置处于南海旅游岛范围内。目前,结合南海旅游岛的开发,一项引入文旅消费新业态的计划,将把聚光灯聚焦在制鞋手艺人身上,致力于传承老手工艺传统,让工匠精神回归,让“晏镜制造”再创辉煌。
“我们已经物色了一段街道作为晏镜皮鞋特色一条街的选址。将临街商铺进行风貌提升改造后,可建设皮鞋专卖店、体验馆等。”严全道兴奋地说:“到时全世界、全中国的最好款式的皮鞋都放在这里,让大家在旅游的同时现场购买物优价廉手工皮鞋。我们还要办持续一周的皮鞋节,邀请国内外皮鞋客商前来。”